《紫藤萝瀑布》教学设计
曾长春
【教材解读】
《紫藤萝瀑布》是宗璞的一篇散文。作者目睹生机盎然、璀璨夺目的藤萝花,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,将“焦虑和悲痛”化作了“宁静和喜悦”,进一步感受到了“生命的长河无止境”的哲理,表达了自己豁达、乐观、积极、进取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和不幸的决心。
《课标》第四学段阅读要求:
1.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,理清思路,理解、分析主要内容,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。
2.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,能提出自己的看法,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,共同探讨、分析、解决疑难问题。
3.欣赏文学作品,有自己的情感体验,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,从中获得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有益启示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,能说出自己的体验;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。
4.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、语法知识,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;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,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。
结合以上分析,初步拟定该文教学内容:
1.生机盎然的紫藤萝瀑布和藤萝的遭遇。
2.语言魅力,表达方法。
3.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,揭示的人生哲理。
【教学目标】
1.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,说出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和昔日藤萝的遭遇,说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和在文中表达的人生哲理。
2.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点,研读课文中关键词句,说出其蕴含的作者的心情,感受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学习多感官观察描写法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新课
1.诗仙李白目睹庐山瀑布,凭借自己奇特的想象,写下千古名句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似银河落九天。”
2.作家宗璞面对满树盛开的藤萝花,感受到生命的无穷力量,情不自禁地将它比作瀑布,写下了《紫藤萝瀑布》。
3.揭示课题,板书课题,介绍作者。
[设计意图: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期待,做好观察紫藤萝瀑布的准备。]
二、读课文,把握课文内容
1.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由读文,边读边思考:“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?作者目睹紫藤萝瀑布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?今天目睹的紫藤萝,昔日有什么遭遇?作者从中感受到什么?”
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,教师巡视指点。
2.学生读完课文后,小组内交流讨论上面的问题,并做好记录。
教师相机参与学生的讨论,鼓励学生质疑释疑。
3.全班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,在思维碰撞中把握课文内容。
教师聆听学生的交流,给予肯定或指点,并做出小结。
4.结合把握该文内容的方法,引导学生总结出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。
[设计意图:此环节注重整体感知,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书,让学生读书带有目的性,实则是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。此环节,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,践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,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提高语文能力,实现了用教材教。]
三、研读语言,学习表达
1.课文开篇写到“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”,作者为什么停住脚步?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她?这东西有什么特点?
学生回答“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”的缘由。学生回答紫藤萝瀑布的特点。
2.研读作者如何写出紫藤萝瀑布的特点。
(1)研读紫藤萝瀑布的盎然生机,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。
①“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,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,像一条瀑布,从空中垂下,不见其发端,也不见其终极。”作者运用视觉观察,带着吃惊的心情,运用比喻修辞手法,形象地描摹出了紫藤萝瀑布的整体气势。
“只是深深浅浅的紫,仿佛在流动,在欢笑,在不停地生长。”作者运用联想的方法,运用排比、拟人的修辞手法,融入自己吃惊后的快乐心情,写出了紫藤萝瀑布的勃勃生机。
“紫色的大条幅上,泛着点点银光,就像迸溅的水花。仔细看时,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,在和阳光互相挑逗。”作者调用自己的视觉进行观察,运用比喻生动写出了风中摇曳的藤萝花的浅淡部分像迸溅的水花,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藤萝花的淘气和调皮,赋予藤萝花人的行为,实则写出了藤萝花的盎然生机。
……
②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瀑布的形状,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紫藤萝瀑布的磅礴气势、璀璨辉煌,言语中蕴含了作者不尽的欢喜之情。
③作者面对这样的紫藤萝瀑布,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?
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,那是关于生死谜、手足情的。
我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。
④总结表达:作者调用各种感觉器官,展开联想,运用了比喻、拟人、排比……修辞手法,用带有喜悦、欢欣之情的语言,写出了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特点,带走了自己的焦虑和悲痛,带来了自己的宁静和喜悦。这就是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的道理。
[设计意图:抓住事物特点,学习作者达事物特点的方法,随文学习修辞手法,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,感受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的道理。]
(2)研读藤萝的遭遇,今夕对比,感受作者表达的人生哲理。
①作者由眼前的藤萝,想到昔日的藤萝遭遇,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?(插叙手法)
②藤萝的今夕对比,更写出了什么?(藤萝的生命力顽强。)
③作者从藤萝的顽强生命力中,感悟到什么道理?
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,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。
④作者从藤萝受到的启示是什么?
不要焦虑和悲痛,生命长河无止境,我们只有扬起生活的帆,生命才会有意义,丰富多彩。
[设计意图:此环节比起上一个环节来用力较省,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平均用力。]
四、提升人格境界
1.受到启发:“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,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,它张满了帆,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。它是万花中的一朵,也正是一朵朵花,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。”
“酒酿”蕴含着作者感到生命的滋味无穷,作者再也不能焦虑和悲痛了,要扬起生命的帆,豁达、乐观、积极地生活下去。
2.文章开篇,作者因眼前紫藤萝瀑布而吃惊停下脚步,文章结尾作者为何“不觉加快了脚步”。
一语双关,不仅仅是作者赏花后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,更是作者从焦虑悲痛生活中的自我拯救的表述。
[设计意图:语言品味和情感教育的紧密结合,在语言品味中提升人格境界,润物无声,避免语文陷入说教的怪圈。]
五、练习表达
作者由眼前景,写出心中情,借藤萝的蓬勃生命力,表达出自己生的宁静和喜悦,在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中,只有扬起远航的帆,人生才不会消极颓废,生命那美味的“酒酿”才韵味无穷。
人生应该豁达、乐观、积极、进取,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人生体验,请你仿照课文的表达形式写出来。
[设计意图: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,语文课程尤其要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,在实践中提升生的语文素养。此环节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——运用所学表达方法进行语文实践。]